【Teatime分享】跟著影片打太極〡初學太極心得日記
本篇文章將紀錄初學者看影片學習太極的日記心得。
每日更新,共21天。
為何開始學太極 ?
平常都看著youtube影片一起運動。
推薦影片中出現一位太極教練的運動影片。
一開始是做一些簡單的八段錦等運動。
後來有些運動是太極的動作。
但手腳不協調的我發現影片中有些動作看不懂跟不上。
在報章雜誌上有看過練太極好處很多。
於是決定找看看有沒有其他更詳細的影片來自學。
主要是想練身體健康的。
決定觀看這個yt頻道學習。
21天學會太極拳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SsQ-Lfl7_s&list=PLhPr6zdl0trmhk5i528_VDm9p66FHeyz1
鄭子太極自修心法黑皮書
https://taijidc.files.wordpress.com/2020/11/e98391e5ad90e5a4aae69e81e887aae4bfaee696b0e6b395.pdf
這是這部影片主要修習的「鄭子37式」,大師所寫的書籍。
書局都沒看到,可以到圖書館找找或二手書。
終於開始學習了。
隨時注意立身中正,沈肩埀肘,要提醒自己。因為平常有不自覺聳肩的習慣,常常肩頸僵硬酸痛。
今天學到:
預備式
立正姿勢(腳跟對腳跟45度),重心轉右腿,左腳腳跟提起,手腕手肘微微弓起,左腳平開踏出去,重心移到左腿,右腳跟勾回來,雙腳呈現平行與肩同寬,兩腕背向前方微弓,掌心向下微展,指尖微微向前
第一式 起勢
雙手提起宛如從水中浮起,行氣舒指,兩臂降落宛如沈入水中
心得:肩膀蠻硬的,手腳不協調。更常提醒自己肩膀要放鬆。
今天一直提醒自己立身中正,沈肩埀肘。
今天學到:
第二式 攬雀尾左掤(ㄅㄧㄥ)
右足翹起右腳跟隨右腰向右3點鐘方向轉,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像抱一顆球,左腳腳跟提起往12點鐘方向踏,左手提起掌心朝胸,右手垂放在右胯旁,前腳七後腳三分力
第三式 攬雀尾右掤
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捧一顆大西瓜,右腳跟提起踏到原本右腳尖的地方,左腳腳尖跟著身體轉向,右手提起掌心向內,左手提起立掌與右手相對
第四式 攬雀尾履
重心放在右腳,雙手稍微向前,重心換左腳,右手掌心向下往左,左手掌心向上往左腰翻轉,腰朝左後方轉,雙手朝左後方盪過去
第五式 攬雀尾擠
重心漸漸轉一些回右腳,雙手盪回右邊,左手掌貼到右手腕間置於胸前
第六式 攬雀尾按
重心移到左腳,兩手稍微往後像三角形,重心移一些到右腳,雙手隨腰往前按
心得:要多練才會流暢,越來越有趣了。先提起腳跟再移動。
自己稍微練習了一下前兩天的內容。
我先將重點放在記得動作跟重心移動上。
看了一下資料都說重點是「鬆」
今天學到:
第七式 單鞭
將重心移到左腳,右腳跟轉,兩手平行轉向左後轉,右腿屈膝雙手盪回,右掌成吊手擺在右腋旁,左手掌心朝上在右手下。
腰向右後伸展,左腳跟提起,右手隨擺動著展開,左手不動,左腳向左前方踏出一步,左手提起立於胸前,手心與眼相對,右手不動,右腳扣腳,左手掌心翻轉朝外,重心移到左腳
心得:今天的內容也是讓我手腳打結。也許我該多拉拉筋增加柔軟度。
看了一下頻道其他內容,決定找找黑皮書來看。
裡面講解很詳細,用字精闢。
昨天的單鞭好難,今天研究了一陣子。
今天學習:
第八式 提手
重心放左腳,右腳跟提起,隨腰向左轉,右手吊手張開,兩手掌相對,右腳腳尖移轉動形成丁字步,手臂隨腰收合,兩收心向內,左掌對右肘,
第九式 靠
右腳右手收回,左手放到左胯側,右腳往前踏出丁字步,右手向外成弓形手心向內,左手放在右肘附近
第十式 白鶴亮翅
重心在右腳,左腳腳尖地放身體前方,右掌放右額旁,掌心向前,左手放左胯旁
心得:黑皮書中提到,凡是手腳有動作都是隨著腰胯轉動,不能隨意移動。今天我將重點放在腰胯轉動練習。
今天學習的內容比較簡單,讓我有時間練習之前的。
太棒了,已經學會十式了!
看樣子我方向感不好。看了黑皮書之後才發現踏錯方向了。
前面的動作還是不太熟。
今天學習:
第十一式 左摟膝拗步
第十二式 手揮琵琶
最後左肘與右掌相對
心得:前面的內容還不夠熟,主要都是出在腳。手比較沒問題。今天學習的內容比較簡單。
時時提醒肩膀放鬆。
今天學習:
第十三式 進步搬攔捶
第十四式 如封似閉
腰向左側移轉
第十五式 十字手
心得:今天學習的腳的動作比較簡單,學得比較快。上網查了一下十字手,看到其他流派如何將十字手應用在防身上。
腳的重心跟腰胯轉移要多練習。
鬆、柔、沉、靜
跟於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
尾閭中正、沉肩墜肘、含胸拔背、氣沉丹田、虛靈頂勁、開胯鬆腰、虛實分明、上下相隨、內外相合
用意不用力、意氣相髓、動中求靜、動靜合一、以心行氣,以氣運身
今天學習:
第十六式 抱虎歸山
第十七式 肘底看捶
第十八、九式 倒攆猴
心得:方向較多變化。想要練到以上提到的要訣真難。現代人常靜不下心。
學了8天了!
招式也學了一半了。
今天學習:
第二十式 斜飛式
心得:今天只有學一個新招。有個休息空間將前面的練更熟。
今天暖身時覺得腳筋有變軟。肩膀還是很硬。
在網路搜尋鬆腰、落胯。發現自己的重心不自覺的會放在腳跟。
練習之後好像有稍微抓到鬆的感覺。
今天學習:
第二十一、二式 雲手
心得:搞清楚重心放在哪後就不會手腳打結了。今天都一直在注意重心,跟腳的位置是否有正確,會不會造成膝蓋的負擔。
今天的教學內容是複習前面的。
蠻喜歡雲手的,沒事就打個幾分鐘。
持續練習鬆腰、落胯,漸入佳境。
今天學習:
第二十三式 單鞭下勢
心得:腳的位置要掌握好,不然怕傷膝。腳轉的時候要利用胯下去轉,否則左膝容易受傷。記得立身中正。
今天的動作蠻好記得。
今天學習:
第二十四、五式 金雞獨立
第二十六、七式 左右分腳
心得:今天的動作也比較好記。就是筋硬了一點。繼續練腳的姿勢。時時記得放鬆。
今天學習:
第二十八式 轉身蹬腳
右足尖微翹,隨腰胯與右手同時向左後方盪轉。轉動時右足腳跟絲毫不可擺動,全憑右掌盪勢盪轉。
心得:這個動作真的不容易,可能鞋子也不能穿阻力太高的。轉過去之後常常會無法平衡。
上網參考了其他影片: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kWWcTwDGs4ambkQlcVLtehFPPnTseKab&si=Yo1qIjJN8ss5-Wlg
這是8式太極,只有8式,更適合怕自己沒毅力學完的人。
可以多找找其他影片,有的這個影片沒提到的要點,其他影片會提到。
發現大家也不是都完全複製,多少有一點小小地方不一樣也沒關係。
本來小找看看有沒有關於轉身蹬腳的訣竅的影片,但沒看到。
今天學習:
第二十九式 進步栽捶
心得:今天的動作比較簡單。然後又看了上面連結的影片練基本功。初學者動作還不是很熟悉,不要急著想練好而拼命練,萬一動作有錯會傷膝。
上網查詢了初學者學太極容易犯的傷膝動作。
不要一開始就想蹲很低。
膝蓋跟腳尖同方向,不能轉來轉去。
腳轉的時候是跟著胯轉。
今天學習:
第三十、ㄧ式 玉女穿梭ㄧ、二
心得:還是著重在腳的落胯練習,對現代人來說要鬆好難喔。身體太緊繃了。
肩膀很容易硬,從以前就有聳肩的壞習慣。
雖然時刻提醒自己沉肩墜肘,還是會忘記,不自覺地聳肩。
今天學習:
第三十二、三式 玉女穿梭三、四
心得:雖然方向轉比較多,但意外的沒有搞混。繼續用上述8式網址複習基本功,腳的步伐移動就分成好幾步驟。腳不夠柔軟,體會重心的移動。
太好了,已經學好多了!快要達成了!
今天學習:
第三十四式 上步七星
第三十五式 退步跨虎
心得:從頭開始打的時候有的動作細節會忘記,例如手擺的位置、腳的重心轉移。目前我最喜歡雲手的動作,有事沒事就可以練一下,搭配久石讓的音樂。覺得下盤好像比以前穩一點點了。想像坐著板凳打太極的感覺。
太讚了,我快到達目標了!我為自己感到開心。
以前要運動一小時都覺得好久,現在練太極好快就過了一小時。
今天學習:
第三十六式 轉身擺蓮
心得:又出現一個轉身的動作。這真的很像舞蹈動作。我會穿上襪子比較滑,比較好轉。記得熱身免得腳扭傷。
現在坐著打電腦都會提醒立身中正,覺得腿越來越有力了。
今天學習:
第三十七式 彎弓射虎
心得:腳開始出現肌肉酸痛的感覺。終於把37式都學完了!覺得好有成就感。
今天是複習後半段的內容。
後半段確實比較容易忘記。
目前覺得前後重心轉換,有時候會不小心歪掉。
最後一天!
我每天都堅持學一集影片。
21天感覺很久,但真的開始學時就覺得過得很快,馬上就過了。
一開始入門幾天會比較手腳不協調,因為沒接觸過會覺得比較難。
後來就漸入佳境。
我覺得最難的點是:不要急、要放鬆
可能會想快轉、學快一點。但這就是考驗耐心的時候。
這21天算是大略先懂內容,之後再去細練。
我打算先練下盤跟腳的柔軟度。
也可以把自己打太極的樣子用手機錄下來看,就知道問題在哪裡了。
實體與線上
如果想上實體課程可以到救國團的網站找看看。
或者很多公園跟學校早上也有,但都約早上6~7點,而且感覺大部分都是中老年人。
有一個運動協會,所以價格都蠻固定的。
學習種類很多 。
如果想節省移動時間,或者時間想彈性一點的可以選擇線上。
網路影片學習的好處是可以降低播放速度、重播。不懂的可以一直反覆看。
也可以按照自己學習的速度學習。
現在有線上學習真是太方便了。
今天的文章到這邊。
歡迎在下面留言、關注或分享喔。
下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