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小知小識】關於條碼的小知識
今天要來介紹生活中常見的條碼喔。
希望可以用輕鬆的心情來看這篇文章。
近期部落格會持續更新,歡迎關注跟分享喔。
1.條碼是一種編碼,算是給機器讀的文字。
2.條碼以編碼方式分類,仔細看數字編排或形狀外表會不太一樣,但都是黑白線條組成。
例如:UPC-A, EAN-13, ITF-14, GS1-128, DataBar, Data Matrix
3.條碼機必須感應完整的黑白條紋,如果被遮住或者被筆畫到就感應不到。
條碼(GS1)的數字代表的意思:
4.一個條碼只能對應一個商品。
總不能機器刷出來是沐浴乳又是餅乾,那這樣就不知道到底買了什麼。
不過通常同商品不同顏色會用同一個條碼。
下面的數字排序也是一樣的意思,不同商品數字排序就不一樣。
5.電腦會自動依照條碼編碼規則產出條碼,所以就算是自己畫的也掃不出來,除非畫得跟電腦一樣精確。
6.不是只有賣場上的商品會有條碼。
製造商包裝整箱的箱子也會印條碼,廠商刷條碼確認進貨數與品項。
7.條碼顏色不能印太淺,會刷不到。
也不能印太大,這樣條碼機要拿很遠才刷得到全部。
8.條碼刷不過怎麼辦 ?
通常在機器或電腦上輸入條碼下面的號碼就可以讀取了。
黑白條紋的部分只能使用條碼機掃讀。
9.把商品拿去別的店家刷條碼
如果店家沒有販賣此商品,當然就刷不出來了喔。
刷的時候有反應,但會顯示「沒有此項目」之類的。
例如:書店的書拿去手機專賣店當然就刷不出來。
不過如果是全聯的商品拿去超商,剛好超商也有賣,就刷的出來喔。
10.條碼就像是商品的身分證
所以如果要查詢商品使用條碼下去查是最準的。
畢竟有的商品長得很像嘛。
11.沒有條碼的商品
在使用條碼結帳的店家中,如果拿了沒有條碼的商品去結帳。
店家是完全無法結帳的喔。除非提供條碼下面的數字。
另外,因為沒有條碼,所以店家也無法用電腦幫你查商品資訊喔。
當然,如果是不使用條碼的店家,就不會有這個問題。
例如:水果攤,小雜貨店,蔬果菜攤
12.透過條碼確認買賣
條碼除了可以快速的結帳之外。買賣雙方可以彼此確認交易的商品及數量。
另外,條碼與電腦系統連結,店家可以確認進貨的數量與賣出的量。或確認有沒有商品不見了。
今天的文章到這裡。
如果有什麼想法歡迎在下面留言喔~~
之前有遇過不知道條碼是什麼,在包裝上找不到的人呢。
下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