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閱讀的小知小識】笑的科學〡笑點為何不同〡筆記

笑的科學〡笑點背後的謎團

笑的科學:解開人為什麼會笑、笑點為何不同,與幽默感背後的大腦謎團

Ha!: The Science of When We Laugh and Why

 

作者: 溫斯  

出版社:貓頭鷹 

出版年:2014(已絕版)

原價:350元

 


 

今天的文章是將這本書中的知識筆記下來。

特地找這本書來讀是因為,我很好奇為什麼笑點會不同。

我喜歡以科學的角度觀察人類。

 

多巴胺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總結

經典語錄

不同類型的笑話

喜劇表演者

 

 


 

笑的科學〡笑點背後的謎團多巴胺

 

多巴胺依賴的提升有助於我們從猿人演化為人類。

約兩百萬年前巧人開始食肉,多巴胺製造急速飆升。

(也就是說吃肉是大腦身體希望我們做的,有利生存的,所以故意分泌多巴胺產生愉悅感,讓我們持續吃肉)

(那麼素食主義者會受影響嗎?)

 

笑的科學〡笑點背後的謎團多巴胺獎勵迴路

 

腹側蓋區、伏隔核、杏仁核,這些是多巴胺獎勵迴路的關鍵組成部分,這個迴路負責將多巴胺分配到大腦各處。

的主要目標區,腹內側皮質

好笑時活躍,不好笑時就不活躍的區域。

可以利用這裡區分假笑或真笑。

聆聽某些音樂時,這裡也會活躍。

 


 

笑的科學〡笑點背後的謎團第一章

 

●最好笑的笑話長度是約103個單字。

●美國人的幽默品味傾向社會溫暖、曲折性思考的類型。喜歡含有侮辱、模糊威脅的笑話。

●英國人的幽默偏向生氣蓬勃、搞笑式笨拙。喜歡面無表情、不恭敬的幽默。

●歐洲人喜好荒謬、荒誕的笑話。

●男性偏好潑冷水式的笑話。

●喜劇作家佛瑞斯特發明的公式:好笑程度=笑話品質÷笑話長度

(但是這些實驗只有看懂英文的人參加)

 


 

笑的科學〡笑點背後的謎團第二章

 

●大腦享受「頓悟」的感覺,喜歡發現新事物的刺激感。

●即便是幾個簡單的謎語,也讓大腦產生等同聽完笑話的愉悅感。

●心情好的人更擅長解決謎題。

●解題時會動用到一個專門負責處理衝突的大腦部位「前扣帶迴」

●大腦天生喜歡假設、偵測錯誤,偵測錯誤得以將衝突轉換為獎勵。

●世間萬物會給我們等量的獎勵,如果每件事都能讓人快樂,那就沒有什麼事會真正讓人快樂。

●經過這三個階段,建構、推斷、解困

●大腦能做出很多演化來不及準備好的事,所以若大腦思考時出些差錯,不需要驚訝。

●前扣帶迴位在大腦中央位置附近,恰好是連結兩個大腦半球的胼胝體正上方,可以監督大腦。與杏仁核、伏隔核、腹側蓋區緊密連結,是多巴胺獎勵迴路的關鍵。

笑的科學〡笑點背後的謎團

●額葉:主要的推理中心、負責啟動動作的區域。

●頂葉、顳葉:協助推理、語言、記憶。

●解決趣味謎題的時候前扣帶迴變得更加活躍,因為它不是去想答案,而是去處理衝突。

●腦筋急轉彎時,你知道答案並不是表面上顯而易見的,此時前扣帶迴負責壓下這些簡單答案的聲音。前扣帶迴像衝突仲介者。

●史楚普效應,讀出字體的顏色,。此時大腦正在互相拉扯,前扣帶迴能使閱讀區安靜,讓顏色辨識區做出反應。

●當我們心情好時,前扣帶迴會更有效率。

●驚喜對於幽默、頓悟很重要,從錯誤假設中被拉出來,就會獲得喜悅。

●曾經聽過的笑話變得不好笑,因為不再帶來驚喜。

●「推斷」是重新評估這些錯誤知覺的歷程,通常會帶來驚喜。

●引起歡笑的並不是笑話的內容,而是我們大腦如何突破笑話引起的衝突。我們從辨識自己的錯誤中得到喜悅。

●分析腦電圖,對於笑話產生兩種電流生理反應。P300、N400。

●當我們看到非預期或抓住注意力的事,會顯示P300。

●N400會在大腦必須將新的資訊塞進既有的知識裡的時候出現,這個過程為語意整合。

●不管笑話好不好笑,都會產生P300。只有好笑才會產生N400。

●幽默需要的不只是處理預料之外的事,也要啟動新的參考架構。

●前扣帶迴與P300相關,卻與N400無關。

●前扣帶迴協助管理競爭反應,卻不負責啟動緊接笑點而來的新腳本。是整個大腦負責做這件事,才能掌握笑點所需的知識。

●處理衝突並尋找解決方法,笑話是一種迅速處理這些階段的方式。

●創新派的前扣帶迴遠大於保守派的人,較能適應複雜和矛盾。

●杏仁核將多巴胺配送到大腦。還負責恐懼,尤其是學習和決策執行有關的恐懼。

●保守派擁有比較大的杏仁核。傾向透過情感解決複雜。

●維新派對衝突偵測高度敏銳,保守派則是對情緒學習敏銳。

●有信仰的人想到神,前扣帶迴的活動會降低,對他們來說靈性是降低衝突的程序。在無神論者身上則完全相反。

●前扣帶迴與杏仁核能找出衝突和複雜,然後用能達到情緒上滿足的方法來解決衝突,協助合理解釋自身所在的世界。

 


 

笑的科學〡笑點背後的謎團第三章

 

柏拉圖在著作《理想國》中將幽默視為非法行為,宣稱它們使人從更為重要的事情中分神。

●古希臘人也認為笑很危險。

●殘忍不會讓笑話更好笑,它只是提供引導情緒衝突的方法。過於稀薄的尖酸使得笑話情緒衝突太少,笑點就失敗了。但過於尖酸,就毫無衝突產生,因為一開始就不恰當。

●幽不幽默最大的指標是配適度,指的是能兼具失諧與解困兩者的笑點做得有多好。笑點越乾淨俐落的引出驚喜結局,笑話就會越好笑。無論是情緒上或認知上都必須到一個新境地。

●偉大幽默,有的時候情緒互相融合,使我們根據自身的經驗來行動,而非回應環境加諸我們身上的即時情緒或認知需求。

●最好的幽默不會讓我們只從單一種、某一種方式去感覺。

●幽默讓我們喘口氣,不是透過洗刷掉壞的情感而是透過激發它、並伴隨正向情感,才使我們能享受複雜的情緒經驗。

●迅即說出真相,幽默就是用比我們習慣的速度,還要更快,更直接的告訴我們所發生的事。

●梭型細胞只出現在大腦中的幾個區域,前扣帶迴是其中之一。負責社交覺察、情緒控制。它們能快速且直覺的更新我們的反應。

●梭型細胞在出生後才會出現,發育受環境因素影響。

●當我們經驗衝突情感,需要調解並建立情緒控管。梭型細胞可以快速且廣域的溝通。

●前扣帶迴分好幾部分,像比較大的腦。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背側(負責認知、情緒性、認知性衝突)、腹側切面(負責集中在情緒上)。

●梭型細胞可能是傳遞警告訊息的關鍵。它們出現的位置集中在前扣帶迴腹側。在另一個處理情緒的關鍵區額腦島中也有梭型細胞。這兩個區域用來處理亂糟糟的情緒。

●笨蛋笑話隨處可見,我們會開他們玩笑,因為他們和我們有些許不同,這樣的幽默有助於舒緩生活在多元社會下的壓力及焦慮。

●幽默具有重要的社會功能,幫助我們處理哀傷、解決對知名人物的衝突想法。

 


 

笑的科學〡笑點背後的謎團第四章

 

●物種傾向分為兩大群,專家型和通才型。專家型只有在他們高度適應的環境下才能茁壯。人類屬於通才型。

●德克斯想出的公式:幽默=自身特徵(特質+狀態)X失偕+解困

●令人驚喜的事物(失偕)會使我們笑,而且讓人不得不用不同的角度來看事情(解困)

●特質通常不會變化,至少變得不快。

●用來評量氣質中被認為是與生俱來的三個關鍵面向,第一種是外向性(外向者向外界環境尋求刺激,內向者因焦慮天性,趨向安靜的場所),第二種是神經質(情緒穩定到神經質間的落點),第三種精神病質(武斷自負、缺乏彈性、咄咄逼人)

●藝術家、音樂家、科學家在神經質、神經病質兩項的分數比一般民眾高出許多。尤其是精神病質,成就越高的藝術家分數越高。

●實驗中,越外向的人發想的笑話標語越多。神經病質高的人,想到的標語較少,但較有趣。

●神經病質高的人可能不常說笑話,但一說笑話就很有趣。

●當我們同時在大腦中、周圍的人培養衝突時,才比較容易找到自己幽默的一面。

●要讓笑話好笑,恰到好處的尖銳語言很重要。精神病質高的人較容易使用社會不認可的說話方式來說出笑話。

●能夠享受笑話跟會說笑話是兩件不同的事。

●有一些人對「聽懂笑話」的敏銳度很高,他們的心智比周圍的人來得活躍,稱呼他們為感官刺激尋求者。

感官刺激尋求者容易興奮,總是在尋求新的社會環境,然而他們沒那麼重視社交。真正的感官刺激尋求者不在意他們的行為是否對自己或他人有害,如果不謹慎克制,可能導致危險的生活型態或反社會行為。

●感官刺激尋求者也像精神病質得人一樣,睪固酮較高,而睪固酮正與藥物使用、性行為相關。

●感官刺激尋求者會把幽默看成是一種挑戰,而導致更多的大腦活化,讓他們盡其所能地看懂笑話。

●幽默感強的人比較有環保意識。

●雄才大略、堅守期限的男人比起慵懶的男人更能享受笑話(女人不限)。

肛門性格:感覺自己需要控制一切,通常固執、堅持己見、重視細節。較容易有強迫症。喜歡極度組織化的關係。

●女人比男人常笑,機率是男人的兩倍以上。

●看笑話時,女人在左額下腦迴這個對語言很重要的區域,顯著的較為活躍。這個區域包括對產生語詞和言語是必須的布洛卡皮質區。

●女人處理幽默時,多巴安獎勵路顯示較高活化。

●女人對於笑點的預期較低,所以當觸及笑點時,便感到滿意。只要一點笑點,獎勵迴路就會啟動。

●幽默甚至比偏見還更有效率的挑起意見和情緒,因為它是在意識覺察之下運作的。(性別歧視者看到性別歧視的笑話時會更加性別歧視,非性別歧視者則是更加反對性別歧視。)

物體衡存性:能夠辨識這個世界是獨立於我們知覺而存在的能力。當閉上眼睛,知道這個世界並沒有消失。嬰兒要到兩歲才能完全領會。

心論:將心理狀態歸因於他人的能力,理解他人擁有的信念和意向跟我們不一樣,克服自我中心的能力。六歲以下的兒童無法判斷謊言、笑話、挖苦的差別,因為他們缺乏心論。

●研究顯示,許多十三歲的兒童無法辨識挖苦,儘管他們體會到這些評論不正確。

運思:抽象推理,在前幾年我們學習操弄環境中的物體,最終我們學會用符號代表這些物體。這些發展不會止於兒童期,而是整個生命期。

●幽默的偏好也會在生命中改變,老化的其中一個關鍵面向就是喪失認知的彈性、用開放的心態學習新事物。

●當我們停止顧及別人怎麼思考,這對幽默有很大的影響。

●年紀越大越不喜歡無厘頭幽默,越喜歡失偕解困幽默。

●越討厭無厘頭幽默的人,信念越保守。

 


 

 

笑的科學〡笑點背後的謎團第五章

 

●連結多的大腦就是有創意的大腦。

 


 

笑的科學〡笑點背後的謎團第六章

 

●研究顯示,幽默能增進健康、幫助我們和他人相處更融洽,甚至讓人更聰明。

●幽默也是一種運動形式,維繫我們心靈健康,如同體能鍛鍊對我們身體有益。

●歡笑時,收縮壓和舒張壓兩者都會升高。降低血管僵硬、增加血管反應。我們越鍛鍊心臟,靜止時的血壓就越低,心臟的工作量就越少。

●壓力會讓血管收縮反應降低,讓血管變狹窄、血流量降低。

●研究顯示,歡笑能抑制糖尿病患的血糖濃度,幫助預防糖尿病引起的神經病變。也會增進免疫系統運作,降低關節炎病患體內使關節腫脹的化學物質、幫助過敏患者對抗皮膚發炎。處於幽默的心情也有相同效果。

●但是當年齡因素受到控制,幽默和心臟健康就沒有顯著關係。

●喜劇和悲劇之所以都能提高痛覺耐受性,是因為我們的心靈受到它們的鍛鍊。笑跟哭一樣,身體經驗到情緒的激發。這個效應達到專注於正向事物並分散對疼痛的注意力,使身心靈強健。

●研究顯示,單純看喜劇,降低焦慮的效率是坐著休息的三倍。

●正向幽默類型能增加自我價值,而負向幽默類型則會有相反的反應。

●幽默取決於我們怎麼使用,用負面的態度取笑自己、採取黑暗譏諷的態度,可能傷害健康。(社畜自嘲圖文、負能量語錄算負面的嗎?)

●當我們身體遭受極端傷害時,大腦會停止釋放與疼痛及警戒相關的化學物質,反而會釋放腦內啡,提供心靈慰藉。

●幽默能幫助我們克服心理損傷。

 


 

笑的科學〡笑點背後的謎團第七章

 

●幽默的成功仰賴於一個人影響另一個人的思想和期待有多厲害。

●格萊斯合作原理:四項規則,第一是量的準則(溝通時至少要有所需的資料量),第二是關係準則(敘述必須保持相關),第三是方法準則(避免晦澀和歧義),第四是值得準則(只應該敘述絕對真實的事物)。有些笑話會故意違反合作原理。

●當周圍的人都在笑時,更容易覺得好笑。但如果知道是罐頭笑聲就不會有反應。

●人類視覺系統中,左邊的東西會送到右半球,反之亦然。

●左半球受損會導致語言缺陷,在理解書寫、口說語言上會有困難。左下額葉腦迴的缺失,則會導致語言產生的缺陷,並不會損壞說話理解能力,但會影響與他人連結的能力,例如隱喻,會失去聽懂笑話的能力。

●右半球也幫我們辨識溝通背後的意向,右半球受損的人無法判斷諷刺、挖苦。右半球負責維持社會關係技能。

●我們通常不會體會到,兩個腦半球是多麽努力的一起工作。有時兩邊大腦會有不同人格。

 


 

笑的科學〡笑點背後的謎團第八章

 

●幽默能幫助學習,關鍵在讓幽默與學習過的素材產生連結,幽默能讓心智更專注,迫使我們的心智產生更多運作。

●人類需要一個處理衝突和困惑的方法,此時就能用上幽默。

●人類十歲時,幽默的理解力與生產力就與智商相關。

●心像旋轉:在腦海中旋轉物體的能力。看了笑話的人心像旋轉較快速。

●觀賞喜劇能讓我們變得更有創造力、彈性。

●活躍的心靈就是幽默的心靈,越是保持大腦運作,越是能帶給幽默好處。

●幽默是可以練習的。

 


 

笑的科學〡笑點背後的謎團總結

 

●理解幽默會經過這三個階段,建構、推斷、解困。如果某階段無法執行,就會覺得不好笑。

●構成幽默需要有衝突感、困惑、驚喜。類似解謎的頓悟感覺。

●當我們感到壓力、衝突感時就可能會出現幽默。例如,針對政黨的諷刺笑話。

●覺得笑話好笑與大腦中的構造、生長環境、人格特質相關。

●覺得恐怖片有趣的關鍵在於有沒有享受投入在電影中、有沒有分開現實與電影。如果無法確實分開演戲與現實就會感到恐懼。

 


 

笑的科學〡笑點背後的謎團經典語錄

 

●俗語:如果你想給出一個重點,那就說故事;但如果想同時點出好幾個重點,你需要用上幽默。

羅伯特・班奇利:那些沒幽默感的人不願去分析幽默,其退避的程度似乎沒有極限。幽默好像讓他們相當困擾。

費曼:獎賞就是把事情找出來的喜悅、一種發現的刺激快感。

尼采:世上唯獨人類備受煎熬,迫於苦痛折磨而發明笑。

畢傑:沒有幽默感的人就像沒裝上彈簧的馬車,道路上的每個小石子都使它步步顛簸。

埃比:我對荒唐的事物有纖細的感覺,但卻沒幽默感。

●俗語:不開明的小孩是傻瓜,不保守的大人也是傻瓜。

史懷哲:巫醫之所以成功,其實和我們其他的醫生成功的理由一樣。每個患者的內在都有他自己的醫生⋯⋯我們充其量只是讓寓居在每個患者內在的醫生,有機會工作而已。

維達爾:我發現逗人發笑這檔事,與其說是真實的機智,倒不如說是選對時機的把戲。

科比:人會坦承自己叛國、謀殺、縱火、裝假牙、戴假髮。這些人當中,有幾個會承認自己欠缺幽默感呢?

 

 


 

笑的科學〡笑點背後的謎團不同類型的笑話

 

1.基督教牧師、猶太教祭司和佛教僧侶上酒吧。酒保說:「現在是怎樣?這是個笑話嗎?」

 

2.有隻狗到電報局拿了表格寫下:「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

櫃檯檢查後告訴這隻狗:「這裡只有九個字,還可以再發送一個『汪』,不用加錢喔」

這隻狗回答:「可是這樣整句話就讀不通了啊」

 

3.兩名獵人在森林中,其中一位不支倒地,兩眼發昏,好像沒有呼吸。

另一個獵人匆忙打給急救中心:「我想我朋友死了!我該怎麼辦?」

接線生說:「先冷靜下來,我會幫你。首先確定他是否真的死了」

片刻沈默後是「砰」的一聲槍響。

那獵人再度接起電話:「好了,那現在呢?」

 

4.一個媽媽衝進藥房,緊張的說她手裡的嬰兒剛剛吞下一粒子彈。

「我該怎麼辦?」她大叫。

「給他喝一罐瀉藥」藥師回答「但是不要拿他指著別人」

 

5.有個男人買了一隻鸚鵡,店員保證這隻鸚鵡單字量充足、訓練良好。

帶回家之後發現這隻鸚鵡滿嘴髒話。

於是他播放古典音樂、重複優雅詞句等想要訓練鸚鵡,但是不但沒用,鸚鵡反而罵得更兇。

某天他終於受不了,將鸚鵡丟進冷凍庫。過了幾分鐘咒罵聲就停下來了。

男人怕鸚鵡受傷,打開冷凍庫的門。

鸚鵡出來後禮貌的鞠躬:「大人,小的知錯了,很抱歉冒犯了大人,從今以後我會努力控制自己的行為」

男人震驚的將鸚鵡放回鳥籠。

鸚鵡望著他說:「喔,對了⋯⋯那隻雞是做錯了什麼事呢?」

 

6.禮拜天下午,有個鄰居想借東西,走向史密斯先生詢問:「史密斯,你今天下午會用到除草機嗎?」

「會喔,我會用到」史密斯機警的回覆。

鄰居接著回答:「那好,這樣的話你就不會需要用到高爾夫球具了。我正想跟你借這個」

 

 

當中我覺得第1個最好笑,然後是65423 。

第3個已經在我預料之內,所以沒有驚喜感,覺得不怎麼好笑。

 


 

笑的科學〡笑點背後的謎團喜劇表演者

 

以下是書中提到的喜劇演員:

 

格魯喬·馬克思 Groucho Marx

傑瑞·史菲德 JerrySeinfeld

莎拉·席爾蔓 Sarah Silverman

比爾·寇司比 Bill Cosby

羅賓·威廉斯 Robin Williams

丹尼·庫克 Dane Cook

萊尼·布魯斯 Lenny Bruce

 

我看過的喜劇秀當中覺得幽默好笑的演員:

 

帕特女士 Ms. Pat

巴布·奧登科克 Bob Odenkirk (精準的笑話安排,恰到好處的幽默)

芙蘭·雷伯維茲 Fran Lebowitz(一位作家,但她說話好幽默)

瑞奇·賈維斯 Ricky Gervais

湯姆·帕帕 Tom Papa (較正面的幽默)

 

TOP

 


 

今天的文章到這邊。

我很好奇大家對上述提到的笑話覺得好笑嗎?

歡迎在下面留言。

也歡迎留言喜歡的喜劇演員。

 

下次見笑的科學〡笑點背後的謎團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eatime 的頭像
    Teatime

    Teatime (喝茶時間)

    Teati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