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的小知小識】經濟學的基本概念〡與生產可能曲線
基本概念名詞
●經濟行為
有償地取得資源。
必須有付出代價才算。
例如:用錢買米
●財貨
有形商品。
●勞務
無形商品。
例如:歌手唱歌
●自由財
無須支付代價。
例如:太陽、空氣
●經濟財
需要支付代價。
●消費財
以直接消費為目的。
例如:便當、小說
都是買來直接要用的,不是要加工的。
●生產財(資本財)
拿來生產用的。
例如:食品工廠的麵粉
●非耐久財(消耗財)
無法長久使用,不久就會用完。
例如:衛生紙、膠帶
●耐久財
可以長期重複使用。
例如:房子
●個體經濟學
以個人、企業為研究對象。
●總體經濟學
以整個國家、國際為研究對象。
●實證經濟學(唯真經濟學)
分析因果關係
例如:為什麼會發生衛生紙之亂
●規範經濟學(唯善經濟學)
探討分析經濟政策及對策
例如:國家降息的時機正確嗎
●演繹法
先做假設,再用推論的方式得出結論。
例如:小明看起來像外國面孔,推測他是外國人,所以他總是去賣外國食品的超市。
●歸納法
將這些現象分門別類,得出結論。
例如:小明喜歡吃橘子、檸檬、柳丁。結論是小明愛吃柑橘類。
●產品市場
財貨、勞務交易的市場。
例如:一般人購物的超市
●要素市場
生產要素交易的市場。
例如:一般家庭不會買的,例如雇用員工、工廠設備
●共產主義經濟制度
經濟資源全都交給國家掌管控制。
●社會主義經濟制度
國家控制,但開放一些自由度給市場。
●混合經濟制度
自由經濟,但會看情況介入控制。
生產可能曲線(產品轉換曲線)(PPC)
●資源有限,找出最大產出的生產組合。
例如:
假設只有100位員工,但工廠有可樂、薯條兩種產品。
可樂是X | 薯條是Y |
生產0罐 | 生產100包 |
生產1罐 | 生產90包 |
生產2罐 | 生產70包 |
生產3罐 | 生產30包 |
因為員工只有100位,如果調去生產可樂,薯條的生產數量就會降低。
●PPC的曲線斜率(邊際轉換率)(MRT)
例如以上述為例:
關於公式,三角形是兩個數相減的意思,旁邊的橫條是,不管結果是正是負,都要轉成正的
可樂是X | 薯條是Y | MRT |
生產0罐 | 生產100包 | |
生產1罐 | 生產90包 | (90-100)÷(1-0)=10 |
生產2罐 | 生產70包 | (70-90)÷(2-1)=20 |
生產3罐 | 生產30包 | (30-70)÷(3-2)=40 |
如果出現在PPC線上的點,代表有符合充分利用、最大生產(例如A點)
如果出現在線內,代表沒有充分利用,還可以產出更多。
如果出現在線外,代表超出範圍,這些員工根本不可能生產那麼多。
如果是整條PPC往外移動,代表經濟成長。
例如:購買的人變多,工廠又多請員工,生產更多產品。
往內則是經濟衰退。
效率是很重要的概念。
不是長時間工作苦讀就好,而是要達到最高效率才是最上策。
更多經濟學的小知識會陸續發布,請關注部落格。
也歡迎到部落格四處逛逛喔。
下次見